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合龙
发布时间:2025-04-25 发布者:liwenwen
由安徽省合马高速铁路公司
宁安铁路公司建设
中铁大桥院设计
中铁大桥局承建的
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
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合龙
马鞍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迎锋,上海铁路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武凤远,安徽省铁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胜利,芜湖海事局党委书记、局长钟立新,合肥枢纽指挥部指挥长董传新,中铁大桥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敏,合马高铁公司董事长史小洋、总经理杨波,上海铁路局建设部主任魏洪山,以及来自长江芜湖航道处、中铁大桥院、中交二航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指挥部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合龙仪式。夏迎锋宣布大桥合龙。
武凤远在讲话中指出,中铁大桥局等参建单位牢记交通强国初心,肩负建桥报国使命,用辛勤和汗水凝铸成大桥身躯,实现中国公铁大桥建设新的跨越。巢马铁路已进入最后冲刺的关键阶段,在专业工程上需要我们乘势而上、压茬推进,在安全质量管理上需要我们严守底线、精益建造,在建维一体、技术创新上需要我们敢作善为、持续攻关,在党建引领、廉洁从业上需要我们强基提质、驰而不息。他希望参建各方以大桥合龙为契机,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如期实现巢马铁路高质量开通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贡献铁路建设力量。
何胜利指出,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建设难度高、技术要求严、社会影响广,全体建设者推动大桥合龙较原计划提前两个多月,展现了“安徽效率”与“铁军担当”,为世界桥梁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立足新起点,安徽省投资集团、铁路集团将一如既往履行好省方出资人代表职责,围绕铁路项目安全高效建设,共同把巢马城际铁路建设好、运营好,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注入更强动能。
张敏作为承建单位发言表示,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的精准合龙,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中铁大桥局建设者做到了误差2毫米以内插打冲钉、实现多合龙口无应力同步高精度、快速对接合龙,展现了中铁大桥局作为“建桥国家队”的硬核实力。当前,巢马城际铁路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正逢中铁大桥局开展铁路项目“强履约 创信誉 增效益”专项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部将以竞赛为契机,鼓足干劲,争分夺秒,将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全力推进剩余工程建设,为全线按期优质开通贡献力量。
合龙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对巢马铁路马鞍山公铁大桥合龙情况进行了直播报道。新华社、经济日报、中新社、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各级媒体也到场进行了报道。
马鞍山公铁长江大桥
连接马鞍山市和县和当涂县
总长9.8公里
由和县侧引桥、主汊航道桥
江心洲引桥、副汊航道桥、当涂侧引桥组成
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公路
设计时速80公里
下层为两线巢马城际铁路
设计时速250公里
和两线按城际铁路标准预留铁路
设计时速200公里
主桥上层桥面为板桁组合
下层桥面为箱桁组合的整体钢桁梁
主桥钢桁梁采用
三主桁结构、“N”形桁架
全桥总共划分为121个大节段
按照长度划分为
28米、21米、14米三种类型
主梁普通节段吊装重量约1400吨
最大节段重量接近1800吨
钢梁节段均在钢梁生产基地
进行工厂化预拼装生产
并由专用船舶通过长江航道
运输至施工现场
大桥钢梁架设遵循
先边跨后主跨的施工顺序
边跨钢梁顶推到位后
由南北两塔向中跨单悬臂架设
中塔同时向两侧进行双悬臂架设
最终实现两个合龙口精准合龙
由于合龙口两侧
双悬臂、单悬臂长度不对称
且两个主跨合龙线形相互影响
加上结构温差、荷载、环境风等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钢桁梁变得极为“敏感”
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变形
这给多合龙口无应力同步合龙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
中铁大桥院设计与施工监控团队
联合创新研发了一种
“基于分阶段成形理论和措施权重的
主动控制方法和智控系统”
它能够有效应对环境变化
确保合龙对接既精准又高效
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
显著缩短施工周期
此外
系统还引入了数字孪生技术
实时捕捉桥梁状态变化
并借“智控桥隧系统”
高效处理海量数据
为超千米级斜拉桥
实现多合龙口同步无应力精准对接
提供了可靠保障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
建设工程规模大
科技含量高
应用多项“四新”技术
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
代表了中国桥梁的先进技术水平
六项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
——2×1120米
大桥主汊航道桥主跨为2×1120米
为世界首个超千米主跨多塔斜拉桥
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
世界最长联钢桁梁
——3248米
主汊航道桥桥跨布置为
(112+392+2×1120+392+112)米
是世界最长联钢桁梁
世界最长的钢桁梁悬臂施工
——2×616米
4号墩主塔最大双悬臂架梁长度达616米
为世界最长的钢桁梁悬臂施工
世界最长超高强抗疲劳平行钢丝斜拉索
——650米
采用公称抗拉强度2100MPa
280MPa高疲劳应力幅平行钢丝拉索
最长索索长650米
是世界最长斜拉索
世界最高空间四肢钢-混凝土混合塔
——345米
3座主塔均采用“大节段钢-混混合桥塔”形式
塔高345米,相当于115层楼高
是世界最高钢-混混合塔
世界最大体量群桩基础
——60根直径4米钻孔桩
4号墩基础采用60根直径4米的钻孔桩
承台尺寸为(89.2X54.7X10)米
桩基直径大、数量多
承台和辅助施工的双壁钢围堰
平面尺寸大、高度高
为世界最大体量群桩基础
八项创新技术
公铁两用斜拉桥结构体系
02
应力幅斜拉索
03
桥塔建造技术
04
模块化浮态安装技术
05
钢桁梁智能制造安装新技术
06
抗风稳定性控制技术
07
无应力同步合龙技术
08
建桥利器助力建设
中铁大桥局联合徐工集团共同研发了2台全球最大塔机XGT15000-600S。塔式起重机额定起重力矩达15000吨·米,最大起重量600吨,相当于同时吊起500辆小汽车,独立起升高度92.5米,附着后最大起升高度可达400米以上。
⭐ 世界最大架梁起重机
在钢梁架设阶段,为确保吊装全过程安全、可控、稳定,项目部对曾服役于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世界最大架梁起重机——1800吨架梁吊机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后使用。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位于既有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上游约2.3公里处,桥址处江面还时常可见长江江豚出没。为了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减少桥梁建设对防洪、生态环境和长江航道的影响,大桥采用三塔两主跨设计,两大主跨超千米,分别跨越牛屯河边滩和主航道。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中铁大桥局积极践行智能与绿色施工理念,为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助力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在废渣与废水循环处理、节地和节电、绿化与美化等方面均做了积极的探索,研发出系列低碳技术和工艺。
建设大事记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工
Z3号墩钢护筒插打完成,12、4号桩开钻
主桥Z3号墩首根桩4号桩顺利灌注完成
主桥Z4号墩钻孔桩正式开钻
主桥墩Z4号墩首根桩灌注完成
Z3号墩最后一根直径4米的14号钻孔桩顺利灌注完成。至此,该墩36根超大直径钻孔桩全部完成
主桥Z4号最后一根桩31号桩顺利灌注完成,至此,全桥96根主桥钻孔桩施工全部完成
Z1号墩承台砼灌注完毕
主塔Z3号墩承台顺利浇筑完成
3号墩塔座和第一节塔柱顺利浇筑完成
Z4号墩围堰下沉到位
Z4号墩围堰封底圆满完成
Z4号墩承台最后一次混凝土完成浇筑,开始转入塔柱施工
Z3号墩横梁施工完成
Z3号墩主塔封顶
Z3号墩钢梁顶推完成
Z4号墩主塔封顶
大桥主汊航道桥正式合龙
项目链接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是巢马城际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巢马城际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沪汉蓉快速通道合肥至上海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巢马城际铁路作为安徽省首条省市共建的城际铁路项目,北接商合杭高铁,东联苏南沿江城际,既是马鞍山与省会合肥的直接联通线,又是安徽通往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的高铁新通道,对进一步完善区域高速铁路网布局,提升通道运输能力,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